供需現狀。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腹地,是傳統的農業國家,人口3400萬,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國土面積僅多于塔吉克斯坦,但糧食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而且還會大量出口農產品到周邊國家,烏國農業占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其中棉花、果蔬產量最高,出口量最大,是烏國主要的外匯來源方式之一。這幾年中烏兩國在農業貿易、農業投資、農業技術以及農業勞務等方面合作密切,通過成熟的冷鏈運輸,我們能在國內很容易的買到烏國產的車厘子、蜂蜜等農產品,說明烏農產品供大于求,且有一定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科技投入。烏國農業在科技方面不斷投入,比如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土壤改良基金,以及采取一系列農業生產現代化措施的投資,改造和新建灌溉排水系統等,對部分農產品進行倉儲及深加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以提高利潤率,同時,烏國意識到科技在農業領域的重要性,開始對不同層面的農業基礎進行改造,比如在育種領域有效組織投入和開發,與各國優勢農業技術和項目進行合作、招商、引資等。
投資機會。關于烏國農業領域的投資機會,個人認為在貿易層面機會較多,目前,國內消費市場需求旺盛,但不可無供應鏈基礎就盲目進入,必須擁有一定的資源和渠道,方能快速對接變現;此外,該國的種子市場需求巨大,大量需要進口;還有與農業相關的機械、設備,均存在大量需求,如灌溉系統、溫室大棚、農用機具等,之前有寫過相關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翻閱,從中觀或微觀層面,進行市場需求調研,再做深度的可行性分析,最后在做投資決策。
發展前景。烏茲別克斯坦依靠中亞地區的優勢位置,以及適合農業發展的地理環境,會使烏茲別克斯坦繼續保持在中亞農業領域的領先地位,但隨著烏國為解決就業、對工業和服務業的經濟結構調整,農業將面臨影響和調整,大量以基礎農業產品生產或者出口的主體,也許會隨之轉向多元化、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為方向,過程中必定在產量、價格和品質上產生差別,隨之而來的就會體現在供需,產生價格和產量波動,再影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供需上。我們在看到烏國農產品機會的同時,必須時刻注意到烏國農業的調整趨勢,對正在從事中烏農產品貿易的從業者來說,不可過多依賴某一單品,時刻控制運營風險。
轉載請注明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自2013年以來,國際市場對烏茲別克斯坦出產的水果需求越來越高,十年間,干果及堅果類產品的出口量翻了四倍,到2018年止,烏茲別克斯坦在1500公頃的土地上,建設了11800個溫室大棚,烏茲別克斯坦的蔬菜和葡萄產量穩居獨聯體國家首位。
烏國果蔬產品出口量增加的基礎是大量的耕種面積和硬件設施的投入,因此,烏國對農業設施的改造和建設,成為了一塊巨大的市場,以下我們用溫室大棚為例,在政策優勢、區域優勢和成本優勢三個方面,來介紹為何中國溫室大棚等材料會受到烏國農業市場歡迎。
首先,分析政策優勢。烏茲別克斯坦鼓勵農業發展,政府實施多項措施,以提升各種果蔬品種的產量,對農業用溫室大棚及節水滴灌設備提供稅費扶持,從而激發更多企業主體進入農業,投資農業,而我國也有部分農業企業相繼來到塔什干,進行農業相關領域的投資,比如開發農業園區,推廣溫室大棚及節水灌溉技術等。
其次,分析區域優勢。從經濟上看,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腹地,輻射周邊多個國家,人口基數在中亞地區最大,原蘇聯邦曾以塔什干為中心對周邊國家進行管理,無論在電力、技術、資源,甚至是教育等投入都超過了其它聯邦國,擁有很好的農業硬件基礎;從地理上看,烏國針對本國不同氣候特點,選擇優良品種進行培育和種植,有效提升單位產量,生產效率加快,隨著外部需求的增加,又反向刺激農業進行現代化改造,從而對如溫室大棚類的農業設施加大采購量。
最后,是成本優勢。烏茲別克斯坦臨近周邊國家以及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過剩勞動力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成本優勢,這讓烏國的果蔬農產品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有競爭力,反之,烏國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時,還可以從中國源源不斷的進口本國不生產的物美價廉的農業設備,兩種資源相互整合,使烏茲別克斯坦農業發展更加迅速。
需要注意的是,烏茲別克斯坦雖然在溫室大棚等相關農業設施、材料的需求量大,但因語言、法律法規、安裝工藝及規劃設計方面的差異,需要相關企業深入當地市場,進行大量的資源對接工作,以及在項目實施中以及實施后的維護工作上,需要有長期的運營團隊來操作,增加了市場成本和運營風險,因此,國內農業設備類企業如欲開發烏茲別克斯坦市場,可以采用直接市場開發(風險高),也可以通過當地的渠道商或代理商等方式間接開發(風險低)。
轉載請注明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